<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  党章党规> 选举工作

        be七365_365bet足球网站_365bet规则

        来源:《组工通讯》   发表时间:2020-07-11

        (一)(《组工通讯》1991年总776期)

        问:在什么情况下代表视为出缺?出缺后怎么办?

        答:经党员(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党员代表,在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般可视为出缺:死亡;患精神病不能履行代表职责的;本人主动要求辞去代表资格并经选举单位多数党员(代表)同意的;由于各种原因被取消代表资格的;召开代表大会之前,调到党员代表大会所辖党组织范围以外单位工作并转走党的正式组织关系的。

        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出缺时,可由原选举单位补选。因时间关系来不及补选的,经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讨论决定,也可以不再补选。

        问: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可否不经选举而由委员会全体会议协商产生?

        答: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应由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因此,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一届委员会后,应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上届党的委员会提出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的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建议名单进行讨论,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后,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不能采取由委员会全体会议协商分工的办法产生书记、副书记。

        (二)(《组工通讯》1991年总777期)

        问: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如何提名?

        答: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候选人的提名,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办法。一般程序是:由上届委员会提出拟担任下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的条件;组织所属党组织或党员酝酿推荐;根据多数党组织或党员的意见提出侯选人初步人选名单;组织上进行考核了解,广泛听取意见;召开全体委员会议论确定候选人预备名单,报上级党组织审查;提交新选出的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候选人。

        问: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党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

        答:《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作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利,使党内选举能够充分体现多数选举的意志。但从实际情况看,有的党员由于种种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到会参加选举。为了保证党的基层组织的选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党员因下列情况不能参加选举的,经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并经党员大会通过,可以不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

        1.患有精神病或因其它疾病导致不能表达本人意志的;

        2.自费出国半年以上的;

        3.虽未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党纪处分,但正在服刑的;

        4.年老体弱卧床不起和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5.工作调动,下派锻炼、蹲点,外出学习或工作半年以上等,按规定应转走正式组织关系而没有转走的。

        凡上述情况之外者,虽不能参加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仍应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列。

        (三)(《组工通讯》1991年793期)

        问:上级党组织在审查下级党组织呈报的委员、书记候选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上级党组织审查下级党组织呈报的委员、书记候选人预备名单,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审查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好政治关。主要看预备人选的政治立场、党性原则、思想品德。要把在“文化大革命”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9年那场风波中表现审查清楚。如果有错误,要查清其错误事实,了解本人态度如何,是否作了深刻检查并取得了群众的谅解。

        审查德才表现,既要看政治立场、思想觉悟,也要看品德修养;既要看文化程度,又要看革命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

        (2)要全面分析、通盘考虑班子的结构,如智能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

        经过审查,提出同意或调整的意见。

        问: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机构成员是否有党龄要求?

        答: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成员没有提出党龄要求。然而,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负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讨论决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要搞好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成员具有一定的党内生活经验和党务工作经验。因此,在酝酿提名党的支部、总支部和基层委员会委员特别是书记、副书记人选时,应适当考虑党龄问题。从实践经验看,支部、总支部、基层委员会委员一般要有一年以上的党龄;其中,所辖党组织较多的基层党委,委员的党龄应更长一些。

        (四)(《组工通讯》1991年总819期)

        问:党员行政负责人是否必须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答:从有利于工作出发,一个单位的党员行政负责人,有一部分人参加党组织的领导机构,是适宜的。但是,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其候选人必须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第三章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提名。党员行政负责人能否提名为委员候选人,要根据多数党员、党组织或代表的意见来确定。任何人都不具有必须提名为委员候选人的特权。

        问:党的基层组织增补书记、副书记或常委有哪些程序?

        答: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或常委,因各种原因出现空缺时,可以由上级党组织指派,也可以补选。进行补选的,应提出增补人选报上级党组织审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增补人选原来已经是委员会委员的,可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选举;增补人选不是委员会委员的,应先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增选为委员,再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选举。选举结果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问:获得赞成票等于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能否当选?

        答:获得赞成票等于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不能当选。这是因为,少数服从多数是我们党的一项组织原则。上述情况不完全符合这一原则;《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进行正式选举时,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

         


        编辑:林凯雄   初审:何宝良   终审:陆燕红

        粤ICP 备13088481号-1  ueditor/img/1624513578664hcRd.png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4610号    Copyright 2012.中山市机关党建网版权所有

        be七365_365bet足球网站_365bet规则

        主办:中共中山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中山市松苑路1号市委大楼 电话(0760)88319830  

        网管信箱:zsjgdj@zs.gov.cn  

             

        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