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统计局坚持把“提供优质统计服务”放在为民办实事的突出位置,把学习党史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群众关心问题、破解统计工作难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找准“落脚点”、搭建“连接线”、拓宽“服务面”,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把准发展之脉,提升统计服务水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市统计局致力于“数库”“智库”并举,紧盯全市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问题,深入研判各领域运行态势和发展趋势。局领导和专业科室负责人经常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预判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对影响GDP核算的40个基础指标逐一解剖分析,找出中山长板和短板指标所在,在交流中不断开拓统计思维,全面提升综合应用水平。今年以来,形成了36篇具有前瞻性的专业统计分析报告。通过《统计月报》《统计简报》《统计快报》等各项统计产品,以及在中山市统计局政务网、中山统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统计数据、统计信息和统计要闻,满足党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数据需求。
搭建沟通之桥,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由于影响GDP核算的指标数据源自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及时将情况与有关部门沟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志宏亲自联系对接多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交流有关情况,强调部门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各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分头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深入多个部门开展座谈调研,提供统计指导服务。调研组到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围绕我市工业发展现状及工业投资情况进行交流,找出当前工业运行中的不足,提出补短板的措施;到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沟通房地产销售情况,了解部门统计口径差异;到访市农业农村局探讨当前渔业生产情况和未来增长预期;到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就新时期文旅产业的统计范围、纳统流程和数据含义进行交流;到访市商务局沟通消费市场运行情况,研讨促消费政策措施和效果;还分别前往市发展改革局、城管和执法局、供电局就我市可再生电力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调研等。在“送服务上门”过程中,市统计局与相关部门均明确建立工作交流长效机制,立足双方职能,发挥各自优势,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团结协作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行动之实,拓宽统计服务覆盖面。市统计局深入基层一线蹲点调研,广泛倾听基层声音,摸准摸清社情民意。开展“统计服务进镇街”活动,分别到翠亨新区、坦洲镇、板芙镇、东凤镇、古镇镇、南区等多个镇街调研经济发展和统计工作,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为基层把脉开方,并对基层统计工作作出指导。开展“统计服务进企业”活动,先后到130余家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派发普法宣传册,进行“一对一”统计业务指导。同时,举办全市工业企业统计专业培训班,为22个镇街378名企业统计员提供统计培训。开展“统计服务进社区”活动,前往东升镇产业聚集地高沙社区走访调研,了解疫情对社区内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的影响,并对该社区目前遇到的招商引资和企业入库纳统问题进行具体指导。在这一系列“走基层、深调研、送服务”活动中,不断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做相融、学做相促。